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節能減排”各項任務指標的嚴格考核,企業的環保意識也逐步加強。那么,企業如何才能真正從源頭上解決環保問題呢?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則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措施。
清潔生產審核是指借助于各種相關理論和技術,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采取“預防”措施,將生產技術、生產過程、經營管理與物流、能量、信息等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并優化運行方式,實現最小的環境影響、最少的資源(能源)使用、最佳的管理模式和最優的經濟增長水平,從而徹底改變了過去被動的、滯后的污染控制手段。清潔生產強調在污染產生之前就予以削減,即在產品及其生產過程并在服務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這一主動行動,經近幾年國內外的許多實踐證明,具有效率高、可帶來經濟效益、容易為企業接受等特點,因而實行清潔生產將是控制環境污染的一項有效手段。
具體而言,清潔生產能給企業帶那些好處呢?
一、實施清潔生產方案可以:
1、減少單位產品的原料、能量、水等項消耗,節約大量的資源,可以直接降低生產成本;
2、可以減少生產過程單位產品的廢物流(固體廢物、廢水、廢氣)的負荷及其中的污染物負荷;
3、單位產品的廢物(如廢水)的末端處理費用相應減少;
4、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實施清潔生產方案的具體效益包括:
1、經濟效益方面:節水、節電、節煤、單位產品消耗降低、單位產品生產成本下降等。
2、環境效益方面,表現為單位產品污染物負荷排放的減少,如廢水量、COD、BOD、SS等。
三、推行清潔生產有利于:
1、企業形象的改善,有利的社會影響;
2、市場競爭力的增強;
3、企業素質的改善;
4、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5、各種層次的宣傳發動、培訓教育方面的綜合效應;
6、同行合作交流機會的增加;
7、外部支持(包括技術支持)的獲得;
8、獲取信息渠道的多樣化;
9、為實現經濟持續地達標排放創造了有利條件等。
四、推行清潔生產還可能具有某些難以記帳的費用避免和潛在效益。
A、實施清潔生產能預防企業某些將來可能會發生的費用(避免費用)。例如:
1、由于對人群健康和環境損害行為而構成的民事侵權責任;
2、因獲得環境方面許可的過程延誤而造成的損失;
3、滿足將來環境管制要求的費用;
4、維持(廢水、廢氣、固體廢物)處理設施的更高費用;
5、員工健康和安全風險;
6、清除污染的費用;
7、罰款和罰金;
8、因環境污染原因而被當局勒令關閉期間的收入損失;
9、避免"壞事傳千里"的發生而導致公司聲譽的損失;
10、消費者聯合抵制造成的銷售損失等。
B、實施清潔生產能給企業增加難以記帳的效益,例如:
1、增加運行操作的可靠性、適應性;
2、增加對具有環境意識消費人群的銷售;
3、增加投資人和銀行家的信心;
4、由于提高產品質量而增加收入;
5、由于改善員工關系而提高生產力;
6、改善與四鄰社區的關系;
7、獲得行業先行者的聲譽等。
五、另實施“清潔生產審核”企業可得政府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和待遇
1、對于審核通過的企業給予頒發的《清潔生產審核合格單位》;
2、對在清潔生產工作中成效顯著的企業,由省人民政府予以表彰獎勵,并在省級主要媒體上予以公布;
3、交納排污費的有污染的企業可享受省環保局的排污費返還政策(國家第16號令);
4、對符合《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規定的清潔生產項目,在排污費使用上相關部門優先給予安排(國家第16號令);
5、、“清潔生產審核”過程中所提的中、高費方案實施過程中的技改項目,列入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同級財政安排的有關技術進步專項資金的扶持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6、“清潔生產審核”過程中所提的中、高費方案中涉及到研發項目的,相關部門(科技廳)將優先給予研發資金支持;
7、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的費用,允許列入企業經營成本或者相關費用項目(云經資源[2004]444號);
8、中小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可享受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及國家第16號令)。